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北的管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0:46:47

对西北的管辖:
秦 开边移民,修长城、直道和驰道
西汉 武帝时三次击退匈奴,后来和匈奴和亲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 泱泱大蒙古国,边疆无事
清 康熙时平定准葛尔的叛乱,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清朝:清军人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后来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朝。1696年,清军(康熙帝)在昭莫多战役中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l733年,清朝(康熙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9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乾隆帝)。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乾隆帝),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时期,清朝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清代在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设专门的辖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旗,是中央政权领导下的基本行政单位。在维族地区,设总理回务札萨克郡王一人,治理该部政务,又设协理图撒拉克齐二人以佐之。清朝在新疆还派驻了伊犁将军,掌天山南北最高军政大权,下设参赞大臣一人辅之。在西藏,达赖(驻拉萨)和班禅(驻扎什伦布)掌政令,行教化,同为政教僧俗领袖,但他们“并受成于驻藏大臣”。清朝迁都北京后,在旧都盛京设内大臣一人,副都统二人。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西南各省的一些少数民族区,清初仍沿袭明代土司制度,有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诸司,亦有土府、土州、土县的设置。雍正后,清政府陆续将土官改设流官,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