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错过了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21:35
我很奇怪中国科举考试主要内容是写文章,写了一千多年,统治者都没发现,国家需要培养会理工科的人才吗?人家俄国还有彼得一世知道去欧洲看看,中国的皇帝好像从没出过家门那。

其实说到根本上,这是高度集权的必然结果。集权制度的统治者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自己集权统治的持续,他们关心如何将国家治理好,只是考虑到这样更有利自己的统治。一旦发展是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时,即使有利于国家民族,这种发展也会被统治者所反对。

高度集权就要求社会权力都集中到极少数人的手里,而这些极少数的掌权者则希望将集权维持住,也就是不断的采取措施加强集权和防止出现分散权力的事情发生。

要维持住集权,就必须防止发生变革,因为任何可能的变革,都会导致已经被高度集中起来的权力被分散,也就是会导致自己地位和利益受损。而要阻止变革的发生,就必须阻止新的思想的出现,也就是必须阻止创新思想的出现。所以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专制,因为统治者希望用儒家保守,压制自我的思想,来达到压制知识分子创新思想的目的。

而这种保守的,对创新思想的压制,也随着高度集权体制在明清达到顶点,而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点。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国在发展上迅速落后。如果没有19,20世纪各国对中国的不断侵略,中国也不会出现打破政治压制和思想压制的高速发展时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那些侵略战争,中国今天仍然停留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时代。

假设没有外来的入侵,那么清王朝虽然仍将被推翻,但是推翻清王朝的集团,仍将建立一个君主集权的农业王朝。就像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一样。而不会出现类似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中国在封建君主两千年的严密思想压制下,中国版的文艺复兴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这时期的中国:
  政治上:18世纪中期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到19世纪中,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打开,中国出现农民阶级对封建统治上午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和地主阶级的运动(洋务运动)清政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辛酉政变,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成为半殖民地。
  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贫困落后,到19世纪中期,中国自然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开始瓦解。
  文化思想上:愚昧无知,夜郎自大,科技落后,文化专制,反封建思想逐渐兴起,到19世纪中期,西学东进,“新思潮萌发”。
  外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