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和矮行星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34:56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
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
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
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
随后并把三颗已知的天体:冥王星、原为1号小行星的谷神星与柯伊伯带天体阋神星划入矮行星之中;而该会未来亦会把外海王星天体或者小行星带的一些符合定义的太阳系天体划入矮行星之列。与行星定义的不同处只在矮行星未能清除在轨道上相邻的小天体,因而使冥王星从行星改列为矮行星,因为它未能清除柯伊伯带上邻近的小天体,而矮行星将选自传统中被认为是较小天体的小行星。
根据国际天文联会(IAU)最新数据,矮行星共有5颗:谷神星、冥王星、阋神星、鸟神星、妊神星。

矮行星的描述如下:
·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
·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
·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
而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行星是指: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
3、不受到轨道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

上面的定义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们的区别,一个是球型,一个是能清除轨道上的其他天体,一个没有,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您好!
行星通常是指那些围绕恒星运转的固体可见星体,如太阳系内的金星、火星、地球------等八大行星。
矮行星。“矮”字在天文范畴意指为小,因而也可理解为很小的行星。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恒星能源燃烧完毕剩下的是固体的院子和废墟,特征是体积小质量大。当它们的体积小于一定的标准时,专家又把这些不能转变为黑洞和中子星的固体星叫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