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发言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05:55
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发言稿

“三项制度”调研发言材料
天星桥社区党委
(2009年9月1日)
天星桥社区党委把握居民以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居多的特点,开展温馨服务型社区的建设,围绕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建设,搭建好三个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实现了两个成果,有效的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一、创新联系服务群众载体,推进“三项制度”取得实效
载体一:“社区坝坝谈”进居民区——实现与居民的零距离交流
在“三项制度”制度实施之后,社区把“坝坝谈”开设进了居民小区,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定期即为社区每个月24号定期进入小区一次开展活动,与社区综合治理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相结合;不定期即为如遇到群众有疑问的重大的问题社区坝坝谈也可随时进入小区内开展活动,这项载体在社区危旧房改造前期的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在该小区的社区居民组长作为联络员,通知群众参与坝坝谈的时间和地点。这种开放式的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方式,让群众很容易接受,并且愿意参与。通过“社区坝坝谈”,为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道简便但实用有效的交流桥梁,使党员群众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进而营造人人共建和谐社区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社区党委深入居民小区开展“坝坝谈” 收集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164件,现场解答137件。
载体二:“问事栏、回音壁”进居民区——实现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
社区在居民集中的小区内设立“问事栏”、“回音壁”,并由一名党员作为民情信息员反馈意见。群众随时可以将意见、建议和诉求写在“问事栏”中,由民情信息员将信息反馈给社区党委,并建立“问事栏”台账。社区党委通过整理、汇总、分类,并按照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在最短的时间将处理结果反馈在“回音壁”中。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形成群众反映诉求的载体常态化。
载体三:社区党建博客——实现联系服务群众便捷化
社区创建了社区党建博客,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载体,为解决上班时间与社区上班时间冲突的群众办事。群众可以在博客上留言,提出对社区的意见、建议和需要社区协助处理的事项。同时,可以预约享受社区的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的享受社区的服务。
通过搭建“三项制度”的三个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实现了两个成果。
成果一:联系服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