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化学 上次臭氧和氧气转化的补充问题(不知道???2009-08- 请详细解答,谢谢! (1 8:47:55)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2:14:56
不过根据书上所描述的,如果把这个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的话,就可以把两个臭氧分子拆开每个臭氧在保留“兀”键的情况下以孤对电子的得失来确定它是氧化还原反应。臭氧成键的最顶上的那个氧原子失去2/3个电子,而下面的两个氧原子分别得到1/3个电子,从而形成氧气的“兀”键。原先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那些老师们能说说你们的理由吗?并且说说这个解释是对是错?

是这样的,O3中的化学键其实是有极性的,也就是说这个反应某种意义上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现行的是愚民教育,所以……

噗.,初二就有π键了...牛的..

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只要看化合价有没有变化就可以了

那几个氧原子的化合价每发生变化

就对了~

初中的思路考虑,估计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映。

如果臭氧真的是极性气体,那么单纯考虑某个原子的电子得失,会认为这是氧化还原反映。

首先我不是老师,可能能在百度知道上遇到老师的情况很少
其次真的很同意那名匿名回答的,初二就有“π”键,要“喷”一下。貌似高三那年我们都躲着它的,应试能搞懂这个的真是很少~~~~
其实按照最基础的知识来讲的氧气和臭氧都是单质,在这个过程里,氧元素都是显得零价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若解释“π”键的话,有证明臭氧分子是共轭分子其中分子呈三角型三个键一个成键、一个非键、一个反键轨道且有证明O3分子中没有成单电子,且属于多电子离域。那么可以理解成在三个氧气分子在变为两个臭氧分子的时候有氧原子丢失了电子,而电子偏向了其他原子才导致产生这样的“π”键,那么这样看其应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说不定就有不同的概念。
印象中,小学到初中还有一个零是否自然数的讲法.......
所以书本知识有时就要随年级升上去慢慢变,额...希望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