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击与翔炼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9 08:21:58
没补充

《沁园春·长沙》中有对偶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其中“击”、“翔”两个动词精炼传神,极具表现力。有的语文教研者对“鱼翔浅 底”作这样的解释:天空倒影在水中,游弋在江水中的鱼就像真的在天空中一样,故用“翔”。如此解释,有违事实,实属附会。

  关于水体清澈,甚至急流中游鱼的情态,前人多有描写:

  “大江清浊分流,其水十丈见底,视鱼游若乘空。浅处多五色石。”(晋·袁崧《宜都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这些描写都没有写天空在水中的倒影,相反却只写水之清澈见底,写清澈水体中游鱼的清晰可见,甚至连鱼的影子也可见于水底石上,这么逼真的描写表明,人眼在这种水体中是看不到天空倒影的。

  “鱼翔浅底”句与上列描写既有同工之妙,又有突破、创新。这些描写都写到了水之清澈与游鱼之情态。袁、柳都写到了鱼“游”无所依凭,视若“乘空”,这种描写,停留在感觉状态,或说是视觉概念,无太多的想象成份,都是照应已经交待的水之清澈,吴均的描写更直截:“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深厚古典文学修养的毛泽东同志不可能不受这些描写的潜在启发,但更多的是在突破与创新。袁、吴写水清“十丈”、“千丈”见底,毛泽东同志则写“漫江碧透”,既已碧透,那么十丈、千丈的水底自然可称“浅底”,暗写水清,虚实相生。袁、柳写鱼“游”,是实写,毛泽东同志则写鱼“翔”,虚中有实。“鱼翔浅底”的思维逻辑应是: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体中悠游无所依凭,就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一样。为了满足词格的严格限制,讲究炼字传神,将意象审美化,作者便将思维逻辑通过近乎直觉的比拟手法,将本体与喻体紧缩,“鱼翔浅底”便成了神来之笔。由此可知,“鱼翔浅底”是建立在视觉概念上的意象概念,虚实相生,是作者主观想象的生成物。它不必也不可能有一个天空的倒影作为想象中的背景物。“翔”这一动词的比拟最能精当的表现水中游鱼自由自在的情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神韵尽得,是诗词炼字的又一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