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各位大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53:41
最近急需有关金融危机对化工方面产业影响的资料 自己收集的太过零散 还求一些比较详细的资料啊~!!!!!

如果没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恐怕谁也不能理解近一个月来化工市场诸多产品价格发生的戏剧性骤变。
  8月下旬至10月初,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浓硝酸市场主流价格由4100~4200元/吨的历史高点,陡然降落至1700~1800元/吨,每吨回落了2400元,月落幅度高达42.86%,令人瞠目。这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当属硫酸,短短的1~2个月里,国内硫酸的价格由8月份的2400元/吨直线下降至10月初的400元/吨,2400元货值的产品每吨就落掉了2000元,月落幅度竟达166.7%,跌幅之大不仅是惊心动魄,还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急速蔓延,世界性经济危机也迅速向我国化工领域传导,以硝酸、硫酸等“三酸两碱”化工基础原料为代表的产品市场行情急剧下滑,价格一落千丈。短短1~2个月,遍数国内化工所有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从历史价格的高位进行跳水,于此同时,上述化工化肥所有的产品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产品涨库、销售困难,被迫减产或停产的现象。

  似乎一夜之间,每一个行业的下游几乎都没有了需求,化工产业链上因需求锐减而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像一场急性瘟疫,迅速向上游传导,一块压倒另一块:MDI需求减少导致苯胺需求减少,苯胺需求减少导致硝酸需求减少,硝酸需求减少导致液氨需求减少,液氨需求减少最终导致原料煤炭需求减少;另一链条:全球性粮价和原油价格大跌,导致国际国内市场化肥需求下降,化肥需求下降导致化肥企业减产,化肥企业减产导致合成氨生产负荷降低,合成氨负荷降低最终也导致原料煤炭需求降低。

  这一根根由化工和化肥终端产品需求倒推回来的产业链萎缩,最终都归缩反应到化工基础原料――煤炭需求的锐减上。

  从央视新闻台的“东方时空”栏目里,全国亿万观众都目睹了秦皇岛码头煤山堆积、难以清港的一幕。在这能源日益短缺、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增值的今天,煤炭还能有卖不出去的一天?如果不是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国化工企业可能连做梦都不可能梦到的。煤炭滞销传递给我们的,除了钢铁、电力、水泥用煤的需求不足信息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整个化工和化肥产业的供需萧条和生产萎缩。

  从记者掌握到的情况看,目前化工、化肥行业因下游需求减少、销售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