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运动具体指什么?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具体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18:19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 -- NAM) 萌发于冷战年代。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倡议下,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随着冷战结束,不结盟运动存在的必要性开始受到质疑。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结盟运动尝试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义。在新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

  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它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外长会议及纽约协调局会议等。首脑会议为不结盟运动的最重要会议,自1970年起,首脑会议会期制度化,每3年举行一次。不结盟运动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如有分歧,各成员国可采取书面形式向主席国正式提出保留意见,以示不受有关决议或文件的约束。现任主席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009年7月当选 ,任期3年。

  2009年7月15日,第15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召开。

  不结盟运动现有118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2006年5月接纳其观察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两国为新成员;2009年7月,阿根廷和世界和平理事会成为观察员)。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