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艺术文献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02:59
圆明园画家村艺术展:

由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栗宪庭;著名美术评论家、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教授、博士彭峰和著名画家、由雨画廊主持刘馨雨策划等策划,展出面积约500平米,由影像单元、艺术家作品单元、文献单元三部分组成。

影像展:由徐志伟、胡敏等的摄影作品;赵亮的《告别圆明园》、胡杰的《圆明园的艺术家们》等独立电影以及其它形式的影像资料组成,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居住于圆明园画家村的自由艺术家的生活、创作状态;并通过与当下圆明园及其周边文化状态的对比,缅怀圆明园画家村这个曾经的“艺术圣地”。

艺术家作品展:由岳敏君、方力钧、伊灵等一批从圆明园画家村走出的、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组成,回顾中国当代艺术20年中在观念、风格上的演变。

文献展:由有关圆明园画家村的研究性文章、专著等出版物组成,阐释了圆明园画家村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与影响。上述三单元将共同呈现出对艺术家的“理想圣地”——圆明园画家村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回顾。

由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栗宪庭;著名美术评论家、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教授、博士彭峰和著名画家、由雨画廊主持刘馨雨策划等策划,展出面积约500平米,由影像单元、艺术家作品单元、文献单元三部分组成。

影像展:由徐志伟、胡敏等的摄影作品;赵亮的《告别圆明园》、胡杰的《圆明园的艺术家们》等独立电影以及其它形式的影像资料组成,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居住于圆明园画家村的自由艺术家的生活、创作状态;并通过与当下圆明园及其周边文化状态的对比,缅怀圆明园画家村这个曾经的“艺术圣地”。

艺术家作品展:由岳敏君、方力钧、伊灵等一批从圆明园画家村走出的、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组成,回顾中国当代艺术20年中在观念、风格上的演变。

文献展:由有关圆明园画家村的研究性文章、专著等出版物组成,阐释了圆明园画家村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与影响。上述三单元将共同呈现出对艺术家的“理想圣地”——圆明园画家村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回顾。

圆明园的焚毁与残败

火烧圆明园后,咸丰皇帝的御批
圆明园舍卫城遗址
长春园西洋楼养雀笼遗址圆明园的毁败始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的大规模纵火抢劫。圆明园被焚后经清室整修,尚有部分建筑幸存。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圆明园在混乱中遭到附近驻军和匪民的劫掠,残存建筑大部被毁。清朝灭亡后,圆明园遗址无人看护。残存的石料大多被掠去,残存的建筑和园墙也因人口的大量迁入大多遭到平毁。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胜门、安定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联军士兵起初尚相劝戒,勿进入园中,恐中国日后以失物索赔,但不久于黄昏间即有数千名法军士兵冲入圆明园,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见法军展开抢劫,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由于此前清廷谈判代表曾拘捕英国军使巴夏礼一行,并曾将其囚禁于圆明园中,英军在园中发现《泰晤士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