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尚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33:57
我知道秦朝尚水德,宋尚火德,那其他朝代呢?有没有关于尚德的历史背景
汉代之后呢?

汉尚火德,曹魏土德,晋金德,南朝宋水德,南齐木德,萧梁火德,陈土德,北魏前期土德,孝文帝以后改为水德,北周木德,隋火德,唐土德,五代后梁木德,后唐土德,后晋金德,后汉水德,后周木德,宋火德,金朝前期金德,章宗以后改为土德。
元代以后官方就没再提过本朝运德的话题了。不过民间人士有人认为明朝火德,清水德,官方没公布过

可参见《宋史-卷70-律历志三》后半部分

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是一种历史循环论。“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按《道德经》的解释,“德”是世界万物发展的动力。“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以“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为基础,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于黑色属于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按照邹衍的说法,五行代表的五种德性是以相克的关系传递的,后世也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的说法来解释五德终始。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认为秦属于正统朝代,改汉正朔为土德(因土克水),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德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1][2]。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