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于智长,优与心成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08:06

智慧的增长来自学习,美好的品行出自心灵

  “习于智长,优与心成”应该是朱熹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误写,“于”与“与”是同音字,“优”与“化”是形近字,所以才会有将“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误写成“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践习可以促进智的增长,并化育成就为态度。比喻早期教养形成的习惯随年龄长大会养成某种较稳定的品质。这句话出自朱熹的《小学》。
  习:学习、践习、习惯
  智:内部思虑。
  长:增长、成长。
  化:化同、化育。
  心:意念、情义、态度。
  

  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1b1d2e262b160b4e767fcfab.html

据我所知,“学与知长,化与心成”是朱熹《小学书题》中的话:“古者小学,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习”指学习、践习,“知”指思虑、智慧,“习与知长”就是学习与智慧相互长进;“化”指教化、感化,“心”指情感、态度,“化与心成”就是教化与观念一并成熟。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学习与教化,是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和心智。“优与心成”恐位“化与心成”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