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6:37:59
、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

笄礼,也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女子十五及笄,行笄礼。
受笄仪式上将头发盘起挽发髻,表示该女子已成年可以结婚了,是女子的成人礼

古代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可以出嫁,可能古代女子普通成熟比较早,汉宫中十几岁的皇后比比皆是;
与此相对,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意味成年,可以婚娶,可能古代男子普遍发育不够成熟。O(∩_∩)O哈哈~

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