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果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28:57
有一条鱼,被A捕捉了,然后A把鱼卖给了B,B把鱼杀了做成鱼片干然后卖给了C,C把鱼片干买回家给D吃,D单独吃了它。那么这条鱼来世将向谁讨果报?按理说,鱼只知道谁把它捕了杀了,是不知道谁把它买了吃了的吧,因为那时它已经死了。
这个案例中,谁犯了杀戒?谁无罪?谁罪轻?

都知道。死了,神识没消亡,照样知道。

吃有吃的果报,杀有杀的果报,卖有卖的果报,做有做的果报,各自受报。

杀生现世受多病短命报,来生堕地狱,报尽还要投胎被杀。

南无阿弥陀佛

佛陀宣说有五种在家人的邪命。正命:在家信徒不可从事五种生意 舍弃五种邪命之后,他依法正命维生。因为曾说到:「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从事五种生意。是哪五种?武器买卖、人口买卖、供屠宰用牲畜的买卖、酒等麻醉物品的买卖、毒药的买卖。这些是在家信徒不可从事的五种生意。」(《增支部》5:175/iii.206) 尤婆塞品

所以A把鱼卖出供应屠宰是不适当的。

佛陀宣说不杀生。因此B也是不适当的。

C和D,因为没有参与杀生,因此并没有不适当的地方。‘业’是不是牵连他人说。 吃和买并不等于‘杀生’。 ‘杀生’是一个行为,但吃和买是完全不同于杀生的行为。

A抓它将来被抓B杀它将来被杀C买它将来被买了做了E不用说了把但是你咋知道鱼前生是否抓过A杀过B做熟了C生吃过E,说这些没用我们都是众生都是苦的佛正是因为这样才来度我们的,请看看死于战火的平民癌症晚期病人生离死别孤儿的眼泪您敢说您就不是鱼吗?

没人犯杀戒,都无罪。

神识既然能离开身体存在,它就不同于妄识,如果它要求转世,它就是妄识而不是神识。
一个失了身的妄识又转过来要向人讨果报,就是一个妄念,这样的话,它自己会很累。就算让它讨来了,那个人又会再杀它。
A卖自己捕的鱼,不偷不抢不犯法。
B用自己的钱买鱼再卖自己做的鱼干,不偷不抢不犯法。
C用自己的钱买鱼干煮了并没下毒害人,不偷不抢不犯法。
D饿了吃别人给的煮好的鱼干,不偷不抢不犯法。
ABCD四个神识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出现妄识、妄念。倒是那条鱼,既能知道谁捕杀它,智商直逼成年人,还能死了转世讨债,不守做鱼的本份,妄识严重影响神识清净做鱼——那些神人捕鱼做鱼货物贸易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为众生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功劳可追神农氏,将受后世崇拜,被封为人类先祖。 那条鱼成精了不成。就会被转入地狱,鱼骨被拆散,妄识还要受打磨之苦,数万年后才被一个佛子挖出来,被封装超度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