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文中的六艺与四书五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36:29
不是问它们包含哪六艺与哪些书,是它们在古文中作为文学术语所指代的意思
就像 桑梓指代故乡 汉青指代史册 一样

嗯,既然楼主这么补充……
那就不是要什么书一类的了。
在唐代以前,四书五经虽然作为儒家的经典,但是并不为大多数的士人所重视,就算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些也并不是规定的文人必读书目,虽然儒家要求每一个弟子都要掌握这些学问,但是那时候取士的标准还是以实用为主的。
到了宋朝,特别是朱熹等人将道教的观点引入儒家,逐句解说这些经文,再加上宋朝实行文官政治,考核官员的时候,就开始要求解说四书五经,即是传说中的八股文。
从那个时候开始,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开始和文人的仕途紧密联系,到后来完全脱离了实际,让这些文人成了完全的啃书本的人物,《儒林外史》就是对这种现象最辛辣的讽刺。
所以人们提起四书五经的时候,第一个冒出来的词,必然是穷酸秀才,本来是很好的经典,被一群人弄得人模鬼样,北宋南宋,二程一朱,虽然都是杰出人物,但是不知道害惨了多少后世读书人。

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
何谓“礼”?
礼者,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自古都有礼乐之官(司礼),孔子上代屡为司礼之官,孔子少即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在国家宗庙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设太常寺、祠祭署等礼仪衙曹,设立读祝官、赞礼郎、祀丞等礼仪官。如唐代设立有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六个部门,明代则设置太常司,太常司设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