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里描述的商鞅和历史上的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08:02

1.《大秦帝国》里的历史事件,基本上都是有依据的,而且商鞅变法也确实受到百姓的欢迎,但作者的历史观的原因,在描写中所体现的商鞅的形象应该和真实的商鞅是有区别的。
2.史学界对商鞅的评价有比较大的争议,但商鞅是“酷吏”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商鞅的刑法理念就是“轻罪重罚”,什么“连坐”,在路边倒垃圾都要割鼻子等等。不像《大秦帝国》里描写的那么大仁大义。

下面有一些细节上的区别,我自己总结的,应该不全,楼主参考:
1.《大秦帝国》最后商鞅投奔魏国不成,回到封地,是真的起兵反抗了,后被抓的,而不是《大秦帝国》里写的那样遣散了军队,这一点正说明了前面所说的,作者将世实演义了,刻意塑造了商鞅的伟大。
2。《大秦帝国》里面写的商鞅打的魏国迁都大梁,但实际上魏国是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考虑主动迁都大梁的,而且那时候的魏国还很强大,没有《大秦帝国》里写的那么弱。

还有商鞅入秦后,并非小说中所说,商鞅一开始就是想用法家治国之道来治理国家,而是根据当时治理国家常用之术,投其所好,获取自身人生价值的升华,通过两次碰壁,商鞅最终把握住秦孝公的想法,而推荐了法家的治国之道,而被孝公认可。

商鞅确实是个博学多才,所以能够多次采用不同的治国之道去与孝公沟通,但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商鞅并非想着用法家治国之道,而是商鞅明白只有符合秦孝公的想法,才能够让自己的才华得以实施,达到当时士子所追求的,所以几次揣摩秦孝公的想法,最终用法家治国说服了秦孝公,从此可以看出,商鞅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内心治国之道首位的还是道家的帝道。

第一次是企图用道家的帝道来说服秦孝公,用帝道治理国家,但被拒绝了。
第二次是企图用儒家的王道来说服秦孝公,用王道来治理国家,但还是被拒绝了。
第三次再用法家的强国之术来说服秦孝公,孝公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