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上述言论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39:11
作业要求 快点

这个作业布置的有些问题,老子《道德经》其实应该从第一章开始理解,现在直接跳到了第七十八章,对于理解老子的思想是很不正确的,不过这是作业嘛,我就姑且说之、你也就姑且听之吧。
第七十八章的原文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这一句是老子一直都在强调的,居下、谦让、不争等道理的又一个反映,一个很弱小的国家有时候可以战胜一个强国的进攻,一个很强大的人他骄傲之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那么看似弱势的别人一定会不理你,你就会愈发的转变为弱势的一方了,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应该是谦让的、不争强好胜的,只有这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而这句话就是反映了老子反对人们争强好胜、希望人们能够礼让他人、不耻下问的思想。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水性善喜与地,水深空虚清明,万物得水以生,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无有不洗
清且平,能方能圆,夏散冬凝,应时而动,不失天时,水性如此,故天下有埋怨水的吗?
处世而不争,无为而无不为
水是一种哲学形态
:「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译: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