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4:37:21
1五言律诗 2乐府诗 3五言古诗 4五言绝句

一楼的错误!
是三!

在陶渊明的时代律诗还没有出现!

好吧,原来的一楼,看得出你很雄辩。
可是沈约比陶渊明的时代晚,难道陶渊明搞穿越,来到未来?
也就是说,陶渊明的时代没有律诗。

1
我是一楼 3楼你自己去查资料 我不想做解释。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五言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是3

陶渊明的饮酒为什么有10句而不是8句?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4-22 12:28
老师说 律诗一般都是8句 而着首饮酒却有10 这是为什么咯?

提问者: 疯狂№恋烟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因为那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而律诗和绝句属于近体诗(注意跟现代诗也不同)

附古体诗定义: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五言律诗。
首先、每句话有五个字,所以是五言。
其次、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