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开学随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2:45:10
我们初三刚才学要求写一篇随笔,大哥哥大姐姐帮忙啊,最好少见,不会被发现是抄的就好(*^__^*) 嘻嘻……


  老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很有道理。但无意中透露了国人的较劲心理,这种心理后来演变成嗜赌习性,在社会广泛传播。由当今输赢观念的深度普及推测,大概与嗜赌习性不无关联。由此可见,嗜赌习性已渗透到国人的骨子里、血液中。西方人也较劲,比如与牛较劲,与兽较劲,谓之斗兽;也有与人较劲的,谓之决斗。可见较劲不是国人的专利,属于人类共同的特性。
  好像也有区别。
  西方人的决斗是有言在先的,约定好时间、地点和中人,生死不保,听天由命。但这已是中世纪的事了。中国人往早里头说也讲决斗,无论单挑还是群殴,也都生死由命、有约在先。我小的时候,还遇到过这种情形。伙伴儿之间一言不和便摞胳膊挽袖子,一仗不成相约再战,表现出强健的个人英雄主义气概。但多数情形不会再战,吃饱喝足了谁还惦记打架?早把再战的事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类后来不怎么讲这种规矩了,只以胜败论英雄。
  相对而言,决斗比较公正。据我推断,决斗一定产生于重名誉和尊严的年代,颇具贵族侠士之风。至于它消失于何时,不知有没有准确答案。一般而论,一种意识或文化现象的消失,总要遗留蛛丝马迹——但也会发生变异,变得说不清道不明。不过可以肯定的,这一过程十分缓慢,以至人们竟无查觉。
  决斗虽然公正,毕竟要争个你死我活——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戮,实在是残忍。为此,人类摒弃了决斗,转而以法律为准绳解决问题——这比决斗要文明多了。
  法律虽然公正,却要由人来执掌。倘若人类自身修炼不足,公正便要大打折扣。于是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也就频繁发生。难道,为避免残忍而取消的公正,一定要以制造冤假错案和牵连无辜为代价?
  凡事一旦以输赢论,就必须有个结果。结果不过有三:或输,或赢,或和。逢赌必求赢。和,是不输不赢,意思是打个平手。平手显然不是交战双方追寻的目的,那只是万般无奈做出的权宜选择。因此和的结果,并不必然导致和平、和谐或休战,相反,常常带有强烈的火药味,成为新一轮激战的开端。
  在平静的生活环境中,这种较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赌博。有豪赌,有巨赌,有大赌,也有小赌。赌的方式很多。西方把赌衍生为专门的产业——博彩业,往往是人与机器对决,国家实施高额课税。中国人虽然好赌,却没形成专门的产业,尽管从事的人员也不在少数。因此,大凡有条件的都会跑去周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