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有喜怒哀乐之情绪?是什么产生这种情绪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44:52

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

对情绪的产生,心理学上目前常见的有三种解释:

1、情绪是对生理变化的知觉,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

2、情绪是大脑皮层对丘脑的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并向上反馈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使个体在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简言之,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3、情绪是由环境、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反应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目前在心理咨询中用得非常广泛的,比如Ellis的ABC理论,就是强调了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并借改变认知来改变我们的情绪。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有一天你在街上见到一个朋友,你向他打招呼,他并未回应你,你如果认为是他故意不理你,你会很生气,而如果你认为他是没见到你,你就不会这么生气,心情也很平静。这就是认知对情绪的作用。

因此,综上所述,情绪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至于其产生的地方,则如timeorbit所说,是我们的大脑。

哲学心理,若想解决心理问题只有符合这条规律,客观世界是现实的物质世界,根本就没有心理感觉这种东西,可是人又真实的感觉到了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猜想是引力运动。
假设大脑中的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文字信息为客观世界中的物质,而这些物质间又存在着引力,当我去思考一物质的时候,这个物质与其他的物质间就产生了引力运动,这种状态反映到人的心理上,人就拥有了喜怒哀乐,爱恨情愁。
我想这条客观规律就是一条真理,即便这条规律还不怎么清晰;明了,还不被大家认可,但我相信这条客观规律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方向。
要想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知道客观世界没有“怕”,辨证很简单,“怕”这东西既看不见 ;也摸不着;人之所以会害怕,一定是有种客观规律没有被人类掌握,我们应该努力的发现他

这就是人与低等动物的不同之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