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庞统”号称和“诸葛孔明”齐名,但却又死得那么早,这是否名不符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2:53:14
就算一个人有通天的才能,如果英年早逝,那他的通天才能还有意义吗?何况死在战场和病死又是两个概念了吧?

在历史上(非演义) 庞统应该是有才能的,至于能否与诸葛齐名,那也不知道,因为诸葛也并非像演义那样,多智而近乎妖-鲁迅
但是我们可以从几点看出来庞统的才能(大才,并非那种断案的才能)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及“裴注”写得很清楚:建安十四年(209),刘备自领荆州牧。建安十五年(210),庞统归刘备,不久便深受器重,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刘备入蜀,欲使其攻汉中张鲁。这本是送上门来的良机,刘备却因恐有损其“信义”名声而一度有所顾虑。正是庞统力劝其借机夺取益州,并剖析利害道:“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一席话点醒了刘备,促使他立即下定决心,亲自率兵人蜀。这是刘蜀集团的一大战略步骤,也是刘蜀大军前所未有的一次分兵。两位军师,诸葛亮留镇荆州,庞统则辅佐刘备人蜀。当刘备与刘璋初会于涪城时,庞统主张就此擒获刘璋,不战而定益州;刘备因“初入他国,恩信未著”而未予采纳。次年,即建安十七年(212),庞统又进献取蜀三策:“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刘备取其中策,诈称欲还荆州,擒斩刘璋大将杨怀、高沛,从而正式开始了夺取益州之役
历史上的庞统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作为刘备的主要助手,协助指挥全军,取白水,袭涪城,夺绵竹,节节胜利,进围雒城,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直到建安十九年(214),他在率兵攻城时不幸中流矢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作用,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虚构了庞统在‘落凤坡’遭到埋伏,被乱箭射死的情节,有意将庞统之死提前,以便诸葛亮尽早入蜀。这样,庞统所起的关键作用被降低,诸葛亮则被写成了夺取益州的主要指挥者。这对庞统来说不够公平
在我看来,是金子就会发光的 正如上面所说 入蜀的时候得功臣应该是庞统,知道诸葛的隆中对巴,正因为庞统的作用,刘备才能实现隆中对的战略。
对一个谋士来说 庞统我觉得已经作的不错了。你看下诸葛,除了促成吴蜀联盟就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刘备死后 7伐中原 劳民伤财(不管出于什么战略目的)
三国演义那时写的神乎其神,每次出祁上败也败的那么吊。
所以我觉得庞统够资格与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