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中:“出其所必趋”还是“出其所不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3:59:06
孙子兵法中,虚实第六有一句“出其所 x 趋,趋其所不意”,应该是“出其所必趋”还是“出其所不趋”呢?
一字之差,完全两种战法,真正的孙子兵法中应该是那一句?
参考资料: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jerzixsz/90.shtml
如果是版本不同,哪个才是“孙子兵法”的原版呢?

这是版本不同的问题,不是说那个对的问题。我个人倾向“出其所必趋”,意思是进攻是敌人一定会到的地方。如果敌人不到,那怎么攻击敌人呢?就会扑空了。也有人认为是进攻是敌人没有防守或者无法防守的地方,所以就容易获胜。怎么解释都对。汉简本就是“出其所必趋”,传世本是“出其所不趋”。

我认为是“出其所不趋”,因为结合后文“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可以这么理解: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或条件下进攻。行军千里而不疲劳的原因,是在敌人不设防的状态或者地方进军。“出其所不趋”就可以理解为在敌人无法救援或不设防的地方出击。并不是说进攻,而是出兵,敌人的军队不在那里,我们就可以从那里行军,从而保证安全。经典战例:围魏救赵。

出其所不(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此篇是《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古语云,“兵者,诡道也”,诡道指以虚为实,以实为虚,借以调遣敌人。用兵作战讲究“以出奇制胜”,奇即为避实击虚,以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守,而制胜于敌。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因此,“出其不趋,攻其不备”是建立在虚实认识和理解,以及运用的基础上。要求以石击卵,稳操胜券,避害趋利从而获得胜利。虚实互用与奇正相依,两者结合充满了辩证思想的理性智慧。当然,从“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的角度也说的通,那样的话,就可以理解为出其所必趋。然则,此篇的主题是虚实,势篇,个人认为中心理念是进攻,而攻击首先要保证自己的隐蔽性,才来带来胜利的希望,所以我更趋向于是出其所不趋。
从虚实的角度探讨政治,同样遵循这个光辉的思想。对手的弱点和要害,即为虚,是首要的打击对象,一旦击中要害,势强者一击即“毙”,轻者受到重挫。若是政治策略的抉择,要着重分析政策的缺陷性,一方面这些被对手忽略的地方最为脆弱,令一方面对手会因为一面追求胜利而放大优势,忽略缺点,对缺陷进行“轰击”能攻对手之不备,以达到不能通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