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取沉水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8:35:12
入海取沉水喻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得便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翻译

入海取沉水喻
  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③,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值。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④,勤行精进,仰求佛果⑤,以其难得,便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⑥,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注释:

  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②沉水:又名沉香。因木质坚实,入水能沉,故名。
  ③诣:到、去。
  ④无量方便:无量,不可计量,广大。方便,佛教名词,指“利他”利人的方法,旨在不舍众生,进行引导的方式。无量方便,各种引导信众的方法。
  ⑤佛果:佛为万行之所成,故云佛果,这里指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广度众生,自利利他功德圆满而成佛,是佛教修行最高的果位。
  ⑥声闻果:这里指不发菩提心,主要为了自己了生死修声闻乘法而证的圣果,依断烦恼的水平而有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之分。

  译文: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长者的儿子,到海中打捞沉香这种木料。过了一年,才打捞了一车,并把它运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过了许多天,他都没能卖出去,感到很疲劳厌烦,十分苦恼。他看到卖木炭的,都很快地将木炭卖了出去,便想:“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运到市场卖掉,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世间上的愚人也是这样,本来按照佛教里的各种修行方法,努力精勤地修行,希望得到佛的果位,因为难以达到,便退失菩提心,想不如去修声闻乘法了生死,证阿罗汉果(从而失去了很大的功德利益,乃至背了很大过失)。

原文
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③市卖之,以④其贵故,卒⑤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⑥,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⑦。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编辑本段注释
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