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里痰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50:02
好长一段时间痰多,早上起上刷牙,都要先吐一口深色的浓痰。上个月去爬山,热而且累,喘得厉害,嗓子难受,粘粘的,而且耳朵像是堵起来了,多了层膜一样,说话还有回声。是什么问题呢?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有慢性烟炎。

我也很郁闷 我的情况和你不一样,我吐的痰不浓;几分钟就要吐一次,也不知道哪来的 过一会口里就有痰了 不吐又难受!!想戒烟又戒不掉!为此还去医院检查了一次,医生说没什么事,就叫我少抽点烟!听人说多吃点梨有用,可我吃了也没用啊!

脾胃湿热造成的,山药,薏米,红小豆,芡实煮粥吃,补脾健胃,祛湿化热,不宜食用辛辣之物,以及寒性之物,如凉茶,以避免伤害脾胃

应该去五官科检查检查……咽炎?中耳炎?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
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一、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O克,银花12克。

3、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