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历史选择题求解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28:04
韩非的"法治"思想实质是
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还是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为什么?
有满意回答追加悬赏

1、韩非的"法治"思想实质是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2、因为法家的核心就是强化“君权”,

3、法律是为“君权”服务的

4、如果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那是现代的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前者 韩非是法家的代表 他主张法治,喜欢社会在维护私有制的观念中向前发展,他们以为,社会是需要秩序的,只有拥有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向前发展,因此,法家总是推崇法律的至高无上,认为社会就必须要有严厉的法律,违法必纠,做到法律的绝对权威,即今天的人们常言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韩非的思想其实与真正的"法治"有一些出入,他希望君主守法,但他的思想还是偏向君权在法权之上,试想想,这样的思想如何做到"法治".
先秦法家思想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君王的利益,君王的意志就会成为"法律".所有我个人认为你的两个选项都有些问题.

前者。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

是前者。在封建君主制中,君权永远最大,就算是“法治”也无法取代君权,说通俗点它就是皇帝用来治理天下的工具,是管理老百姓的,不是管理他自己的。

前者 法律作为工具 封建政治永恒的主题之一是君主专制 即人治 依法治国那就太前卫了 是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