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02:48
如老子:无为而治。之类!拒绝复制长篇大论的

道家:以无为而有为,万家学说之源,时代发展的总纲,其主要核心,时代需要什么思想,它就演化出什么子思想。墨家:非攻,一视同仁。儒家:不断进取,至高为上。法家:权术谋略,以强盖全。兵家:诡道诈力,结果第一,以战止战。别的学说接触不深,个人一些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
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
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俗称「十家
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
「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
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他
在40岁以前,主要活动是教书。42岁那年,带著车子数十乘、侍从弟子数百人游说齐、
魏等国。晚年回家著书立说,今存《孟子》7篇就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体现。孟子宣扬
「仁义」提倡「仁政」,主张「法先王」。他说:「仁政必自经界始」,就是说实行
「仁政」首先要恢复周代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他认为古代比当代好,要人们「遵先王之
制,守先王之法,行先王之道」。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
时宜。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
著《荀子》一书,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赞扬秦国。他对孟子等的陈
旧学说有过激烈的批判。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