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马池口村为什么叫“马池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23:44
为什么叫“马池口”既有动物词、又有物词、还有人体部位词?

马池口 马池口
  很早很早以前,马池口村西南方向二、三里的地方,有个名叫火烧营的小村庄。后来,火烧营在一次突
  发的天火中,村落殆尽。余者痛定思痛。顿悟,原来犯了地名大忌。于是,便迁到马池口村现在这个地方。
  所以,先有火烧营,后有马池口。
  荒野村落,名不见经传,又无文字可证,只靠代代相传,而村民却深信不疑。火烧营演变成马池口村,
  其间大约于明代中期偏后。
  马池口村四周,有多座规模较大的古坟。如兰家坟、梁家坟、王家坟、尚家坟、杨家坟、马家坟等。一
  九五六年,笔者曾悉数马家古坟,从祖爷的第一个大坟头起,数到最后一排坟头,共二十三排坟头,每排坟
  头代表一代人,即为二十三代人。每代人平均以二十岁计算,至少延续四百年有余。
  从前,马池口村中间有座古庙,大殿前面,横向并排竖着四块大石碑(石碑已于解放初被移走,不知下
  落),四块石碑分别镌刻着各次重修古庙事宜。在碑文中依稀可辨古庙修建年代,约明代嘉靖年间( 1522
  年— 1566 年)。如果按当时“有村必建庙”的建制,这是马池口建村四百余年的又一佐证。
  一九九七年出版的《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也标明,马池口于明代成村。
  至此,我们基本上摸清了马池口村的来历及村龄。
  马池口村名,有别于昌平区境内其他带有“口”字的村名。如高崖口、南口、碓石口、桃峪口等等。这
  些带“口”字的村名,几乎都坐落在山口处,或于山口附近,因山口而得名。令人不解的是,马池口村是典
  型的平原村庄,既不靠山口,也不傍渡口。那么,马池口村的“口”是什么意思呢?
  马池口村名“马”字当头,于是,那些不知内情的人便望文生义,认为马池口村一定姓马的人多。错了
  。目前,几百年的老住户,加上近代迁来的,马姓人家也不过四十户。在这个千余户的大村里,是个极少的
  姓氏。
  马池口村名字的起源,与它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从前,人们习惯将长城以北地域,统统称作口外。口外商队的马帮、骆驼队,以及牛羊群,钻出四十里
  的关沟进京,当时有东西两条路线。西路,南下经阳坊、温泉、颐和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