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怎么样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9:29:18
各位哥哥姐姐你们好!夏天夜里在田野间看到很多闪闪发光的营火虫,特别的引人注意,我特别想知道营火虫是怎么样形成的,希望哥哥姐姐们能传授点这方面的科普知识。小弟先谢了!不胜感激~

啊啊,有点高深,没有电功底的人是不能完全看懂得,
发光原理

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荧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荧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反应效率为95%,甲虫也因此而不会过热灼伤。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办法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虫的腹部下部有着很多白色斑块。其实是它的甲壳中对光透明的部分。在内部有一块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间这个部位呈现白色。
[编辑]发光反应
发光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荧光素(Luciferin),ATP(三磷酸腺苷)和氧气,在荧光素酶和2价镁离子的催化下产生右边的氧化荧光素(oxyluciferin),焦磷酸,二氧化碳,并发出黄绿色的荧光)。

发光反应又分三个步骤:
荧光素(Luciferin)和ATP在荧光素酶和2价镁离子(Mg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荧光素-腺苷酸(adenylluciferin)。
荧光素-腺苷酸(adenylluciferin)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oxyluciferin),和一磷酸腺苷。
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oxyluciferin)回到基态,并发出绿光。
发光反应的产物---氧化荧光素在ATP提供能量的情况下,又将还原成荧光素,使得发光过程得以周而复始。

雌大萤火虫(Lampyris noctiluca)
[编辑]发光反应的控制
关于萤火虫是如何控制发光细胞的“开”与“关”的,有很多理论,但确切的控制机理还没有搞清楚。氧气控制理论基于通过控制发光细胞的氧气供给来完成发光和不发光的切换。神经激活理论假设荧光虫具有一个神经控制结构叫做微气管末梢细胞,该结构在刺激下会在发光细胞中释放出神经信使分子,这个分子启动了化学反应的激活。
一种理论认为,萤火虫分泌一种叫章鱼胺(en:octopamine,也译作章胺、真蛸胺)的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