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汉武帝就没有儒家统治地位的确定?这种说法正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9:29:58
正确与否要说明原因。

没有武帝儒家也会成统治思想。春秋战国诸侯斗了几百年,就是在探索合适的治国思想,汉初,社会安定,生产力恢复,统治者急需择一家思想作为主导。儒家思想中体现的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正是统治者最需要的,也是有别于其它学派的地方,所以儒家成为主导乃是必然

我们只能去分析汉武帝在儒家取得统治地位中的作用,但历史中总是以偶然性的面目而出现的,而且历史的非假设性使得我们无法作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武帝,就没有儒学的统治地位的确定。在汉代中期,大致有三种学说占据重要地位,其一为法家,其二为黄老道家,其三为儒家,法家经过秦代的短命而亡已经身败名裂,但它对国家的行政活动和制度的建立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黄老道家在汉初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无为的思想终究不能满足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因此,历史的重任就落在了儒学的身上。这些是历史的必然。恰好的是,武帝从小受到儒学的教育,加之当时很多学者,如董仲舒这样大儒的出现,以及儒学适应当代的需要而作出的改变,均适应了历史的需要,所以,在汉代中期,儒家统治地位的确定,又变得那么自然。

说实话俺觉得……儒家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没有汉武帝,也迟早有一天会占据统治地位的……

我认为是正确的。因为正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孔子的儒家思想才渐渐被确定为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