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什么时候废除奴隶制度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2:59:01

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一般认为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开始形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被认为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和封建制社会的开端。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制社会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奴隶制的消亡时间也不相同,“废除奴隶制”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另外,对于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性质和断代尚有许多争议,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维基百科查阅相关条目。

奴隶制不同于奴隶制社会,在封建社会甚至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奴隶制,如南北战争前的美国。
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在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奴隶制不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但奴隶制仍然存在。
清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应该是中国中央政府正式废除奴隶制。但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仍然有实施奴隶制的。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到这个时候才能认为在全中国范围内彻底废除奴隶制。

公元前476年,进入战国时代
没有明确的废除奴隶制度,是逐渐被封建制度取代的

(1)战国初,各国积极变法,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
(2)中国各朝仍存在事实上的奴隶——奴婢,主人掌握其卖身契,可对其役使、惩罚、买卖,主人杀死奴婢不罚或轻罚。
(3)近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奴隶从法律制度上彻底消亡。

研究中国历史 不能套用西方的那一套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 都是许多种社会制度共存的 奴隶制度就是被一步步废除的 现在一般说秦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皇朝 但是整个汉朝都有奴隶制度的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