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夏祖先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15:56

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等谱牒学著作记载,夏出自姒姓。虞舜时期,夏的前身有崇氏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帮助虞舜治理洪水。史称崇伯鲧之妻食苡仁(薏米)后生禹,实际是以苡草为氏族图腾。因此,虞舜赐禹姒姓(古汉语中“苡”、“姒”音近)。禹长大后继续帮助虞舜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平定水患。虞舜去世时,遗命让禹继承王位。禹继位后,改有崇氏为夏后氏,禹本人被称为夏禹、大禹。他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迁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再迁阳翟(今河南禹州)。夏禹娶涂山氏之女,生子启。公元前21世纪,夏禹去世,启废除“禅让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启生中康,中康生相,相生少康,均为夏朝君主。少康为纪念高祖父夏禹治水之功,派其子无余去会稽(今浙江绍兴),留居当地守护“大禹陵”。公元前16世纪,夏朝被成汤所灭,商朝建。至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封无余后裔于杞(今河南杞县),称东楼公,让其奉祀夏朝先祖。后来,东楼公建立杞国。自东楼公数传至杞简公,杞国被楚国吞并,简公弟佗出奔鲁国。鲁悼公见佗是夏禹后代,分封其采邑,赐侯爵。佗为纪念祖先,立“夏”氏,称夏佗(姒姓,夏氏),成为受姓始祖。战国以后,姓氏合一,统称夏姓。

大禹
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等谱牒学著作记载,夏出自姒姓。虞舜时期,夏的前身有崇氏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帮助虞舜治理洪水。史称崇伯鲧之妻食苡仁(薏米)后生禹,实际是以苡草为氏族图腾。因此,虞舜赐禹姒姓(古汉语中“苡”、“姒”音近)。禹长大后继续帮助虞舜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平定水患。虞舜去世时,遗命让禹继承王位。禹继位后,改有崇氏为夏后氏,禹本人被称为夏禹、大禹。他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迁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再迁阳翟(今河南禹州)。夏禹娶涂山氏之女,生子启。公元前21世纪,夏禹去世,启废除“禅让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启生中康,中康生相,相生少康,均为夏朝君主。少康为纪念高祖父夏禹治水之功,派其子无余去会稽(今浙江绍兴),留居当地守护“大禹陵”。公元前16世纪,夏朝被成汤所灭,商朝建。至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封无余后裔于杞(今河南杞县),称东楼公,让其奉祀夏朝先祖。后来,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