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与猿相比,他的体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46:11

北京猿人的脑容量明显增大,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北京猿人制造工具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并且已经学会了用火。但是,北京猿人仍有很多原始形状,如前额后倾、眉嵴粗壮、下颌骨无颏等。在长期的劳动中,北京猿人的身体结构在不断地向早期智人方向演变。

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南方古猿更强壮些。

是因为长年的劳动。例如:不断的摘果实,从而伸直了腰。他再也不到树上去了,所以尾巴闲着没事就退化了。

北京猿人头骨的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稍上处,向上逐渐变窄,剖面呈抛物线形。这与现代人头骨的最宽处上移到脑颅的中部不同,和尼安德特人相比也低一些。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虽已比猿类增高,但低于现代人,比尼安德特人也稍低。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立方厘米,介于猿和现代人之间。他们的头盖骨比现代人约厚一倍。眉嵴粗壮,向前突出,左右互相连接。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嵴,头骨后部有发达的枕骨圆枕。北京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没有下颏。有扁而宽的鼻骨和颧骨,颧骨面朝前,这表明他们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的内面靠前部有明显的下颌圆枕。他们的牙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比猿类弱小,齿冠的纹理也简单,但比现代人粗大、复杂得多。另外,犬齿和上内侧门齿的舌面,有由底结节伸向切缘的指状突;上内侧和外侧门齿的舌面为明显的铲形。北京人的头部保存的原始性质和爪哇人相似,因而它们同属于直立人发展阶段。北京人的门齿呈铲形,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等,又表明他们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