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到底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8:48:54
《论语译注》解释为: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这当然好解释,关键是这个“小人式”是怎么理解?我理解的是学习好但是品质、品格低的那种(一般都这样理解)。可我发现只有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理解的是那种学习好但是不会实践的那种。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基本上是扯淡的。应该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钱穆的《论语新解》。儒家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别首先在于个人的品德,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就是君子,而仁的根本在于孝悌。君子儒就是内外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小人儒就是表面像儒,而内在不是儒的内卫不一的,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前者我们可以说是真君子,后者我们可以说是伪君子。

其实朱熹、钱穆、南怀瑾都理解错了,君子儒是指学而优则仕,小人儒是指从事儒者行业(即从事丧葬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