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岳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01:28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5.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1分)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词中说的“心事”指 (2分)
17.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2分)
18.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3分)

15.c
16.南宋与金的“议和”,国家难兴,壮志难酬的惨淡现实
17。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8.运用比兴的手法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绪嵌入其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没有像当年“怒发冲冠”的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平铺直叙,而是把一身的壮志含蓄表达,让人不由生出对英雄壮志难酬的悲鸣

第15题选C,
第16题是收到12块金牌这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然而友军已经撤退,岳家军孤军难支,不得不下令班师,感到无奈和惋惜。
第17题应该是最后一句:欲将心事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第18题是岳飞心中有无数愁绪而不能找到知音倾诉衷肠,只能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小重山》一个英雄背后的辛酸故事
相信岳飞的《满江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满江红》是一首曲调激昂,催人上进,极赋爱国情怀的词。如果说,《满江红》是岳飞最得意的文学作品,那《小重山》就可以说是体现了一个英雄背后的另一面。词曰: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请兵出征,但求和心切的宋高宗根本就不理他。岳飞感到心情郁闷,晚上睡不着觉。望着皎洁的月光,看着青翠的竹林,听者蝉鸣声。思念故土之情犹然而升。这时,岳飞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有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却又不能相见。早知不能实现自己的爱国情,当初又何必离开自己的家人远征呢?想到这里,岳飞不禁潸然泪下。
《小重山》这首词应该归为婉约派。虽然语句凄美,但书法的还是深深的爱国情,只不过是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说“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满地的竹子挡住了我回到故土的路。从《小重山》我们可以看出,岳飞看似刚强,实则是比较柔弱的。因为人总是有七情六欲的。可能是自幼丧父的原因,致使岳飞的性格比较内向。
很多人都以为岳飞开朗、豪放。但是请你不要忘了,岳飞也是人。不贪财,不好色,不怕死,确实是一个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但即便岳飞在不平凡,他也是一个人,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