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农耕文化的遗存 历史作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32:40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义》
(1)这段文字讲的是处于那一阶段的农业生产的情况?神农氏为什么教人农耕?(可根据原文词句回答)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历史考证应为距今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后期,代表文化如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等。根据原文得出的解释应当是:由于上古时期的人们都主要以捕猎卫生,神农氏由于其部落的人口比较多,捕猎获得的禽兽不够人民食用,因此神农氏考察了天气季节变化,考察了土地生长条件,制造了农具,并且教他的部落子民们(按照农时便利和土壤条件)学习农耕生产。

1. 河姆渡
2.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炎帝,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个部族首领。炎帝居姜水,因以为姓。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以东,属黄土高原的渭河流域。传说是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尝百草以疗疾病。所以,炎帝又称神农氏。炎帝部族的先民,第一个开拓了渭河流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用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让肥沃的黄土长出了人类亲手种植的农作物,使黄土高原的渭河流域,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

食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