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 妇女 称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56:52
小弟急须

孩提是指二三岁之间,还在襁褓里的幼儿。也写成“孩抱”。《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口是指十岁以下。《淮南子·汜论训》中有“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总角是**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陶渊明《荣木诗亭》“总角闻道,百首无戍”。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礼记》中有“束发而就大学”。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夹住,表示已经成年。《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牡丹亭》中有“忽有一生,年可弱冠,风姿俊妍”。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论语》中有“三十而立”。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论语》“四十而不惑”。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论语》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是六十岁。《唐诗纪事》中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有珠”。
  古稀是七十岁。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因这句诗,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指**十岁。《聊斋志异》中有“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期颐指一百岁。《聊斋志异》中有“儿福相,君亦期颐,更何求”。

  ===================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婵娟:色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
  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
  娇娃:也作娇娘。指美丽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旧时指有名的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