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从那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题分几个层次?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57:23
就是新闻两则的课后第一大题,要详细的答案,谢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第二层开头说明时间,“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与第一层开头“二十日夜起”相并列。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说到督战原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接着以嘲笑汤恩伯的口吻说:“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一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第二层开头说明时间,“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与第一层开头“二十日夜起”相并列。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说到督战原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接着以嘲笑汤恩伯的口吻说:“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一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祥写东路军Becuse:1敌人顽强东路军的路线要到南京,南京是国名党的老窝

1;中路军2;西路军3;东路军

这篇文章两部分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头两句话。第一句概括点明了全文的内容,第二句补充说明第一句。“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是对“1000余华里”的具体说明。这两句是这篇消息的导语部分,下文是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以时间之短、人数之多,突出我军进军神速、所向披靡的气势。第二层,从 “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讲西路军渡江情况。这一层的前三句,“21日下午五时起……正向南扩展中”,从时间、地点、已渡人数、全部渡完的预计、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