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别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6 23:03:32
有个题目是 _____的爱,不像用母亲这词,换个词语,但意思还要是母亲的意思。

萱亲 是什么意思

萱亲是指母亲。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你孩儿则要侍奉萱亲,修真养性。”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感得萱亲言善,奈终身贫苦,衣食全悭。”参见“ 萱堂 ”。
萱堂,古人把椿比作爹,把萱比作娘。所以娘又被称为“萱堂”。萱草是一种再平凡不过的草,开着像小喇叭一样的黄花,那些花可以吃,就是黄花菜。也许它的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很像天下的母亲吧,所以母亲叫做萱堂。
各地母亲的别称:“婆婆”、“姊姊”、“娘子”、“我生”、“萱”、“北堂”、“堂前”等亦需注意。“婆”本指老妇人或女子对丈夫的母亲的称呼,但古时也有称母亲为婆或婆婆的。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莺莺不忍,以此背婆婆。”北朝流行的民歌《折杨柳枝歌》:“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子抱。” 《说文解字》说:“姐,蜀谓母曰姐。”《北齐书.文宣李皇后传》:“武成践祚,逼后淫乱,云:‘若不许,我当杀尔儿。’后惧,从之。后有娠,太原王绍德至阁,不得见,愠曰:‘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 “娘子”通常作为妇女或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但古时也称母亲为娘子。司马光《书议》中说:“古人谓父为阿爷,谓母为娘子。”
“我生”即生我者。《后汉书》有注释:“我生谓母也。”
“萱”即萱草,就是黄菜花,有的地方叫忘忧草、宜男等。据说吃了有安神忘忧的作用,或曰还可以生男孩。“北堂”指古代士大夫家主妇常居留之处。《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同萱;背即北堂;意为在北堂种萱草。后来就以北堂、堂老、萱老、堂萱和萱亲代称母亲,进而简称为萱。
“堂前”一称,则与“北堂”大不相同。据《宋史.烈女传.陈堂前》介绍:堂前是汉州碓县王氏女,十八岁嫁给同郡陈安节,一年多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一子。自此,堂前上敬公婆,下教儿子与夫妹。儿子学习有成,二十岁入了太学,不幸三十岁也死了。堂前又教导两个孙子,使他们都很有学问。妹妹十五岁出嫁,堂前陪送了丰厚的嫁妆。当公婆亡故后,其妹要求分财产,她爽快地把家中所有财产都给了妹妹。但不到五年,妹所得财产被丈夫挥霍一空。堂前又为她买田购房,并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抚育其外甥。不仅如此,堂前对亲属宗族中生活困难者也尽力相助,仅帮他们娶亲嫁女的就有百十人。同乡某氏家贫,把女儿卖给酒店,她出钱把她女儿赎回了家。因此,史称她“节操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