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的庙号有宗有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04:41
为什么明太祖和明成祖以后皇帝的庙号都是宗

一般皇帝的庙号不是“祖”,就是“宗”。死去的皇帝都被请到太庙里供奉。太庙祭祀是以太祖为中心,没有太祖就没有这个朝代,刘知几《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有宗有德, 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祖有功,宗有德” – 也就是开创朝代的叫祖,有政绩的叫宗。

开国之君叫太祖。如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

尊为“祖”,通常是有开国的大功。一般一朝只有一个“祖”,很多”宗”。明朝除了太祖,还有成祖,是因为成祖迁都燕京,此后明朝奠都于此,而且成祖在文治武功上颇有作为。其后的皇帝相比之下,充其量只是守成,没有更大的开创。 “宗”有延续的意思,例如宗绪、宗祧。因此成祖以后的皇帝庙号就都是“宗。”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慈禧(见嬴政的脸涨得通红,急忙打断了刘彻的话):刘先生,那你为什么叫汉武帝呢?

刘彻:我们刘汉家族的名号,还是沿用姬周家族的方法,采用“谥法”。即当一个皇帝(也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在人间的旅程结束之后,由礼官根据他生前的为人和功过,定出一个词用来概括他的一生。我的谥号是“孝武皇帝”,由于我们刘汉家族深得儒家的熏陶,个个都孝顺,因而每个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这个“孝”字便被后人省略掉了,人们都直接叫我“汉武帝”。

慈禧:后来台湾出了个叫柏杨的家伙,说谥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无聊”之一?

刘彻:也不能这么说,谥号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一道紧箍咒,可以鞭策那些名的皇帝,为了避免死后得到恶谥,去表现得更努力一些。

慈禧:那么,你的谥号“武帝”是什么意思呢?

刘彻:根据谥法“刚强直理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大志多穷曰武”,能得到这个“武”字的,都是武功赫赫、牛气哄哄的皇帝。

慈禧:请问李先生,人们都叫你“唐太宗”,这个名称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