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蜡烛》这课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57:05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那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中还有那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描写?请对其作出分析!

就这题啊!!拜托了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德军的炮火: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牺牲,临危不惧的精神。
老人的蜡烛: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老人的黑围巾:表行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
老人的爬:年老体衰;老人的跪:行动不便。沉痛哀悼,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
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文中有4次写出了炮弹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这样不断的强调可以写出战争的时间之久,也体现出了老妇人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晕... 没读过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