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42:08

50多年来,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199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 6万美元。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以色列成功的要素,一是近年改走自由市场政策,二是创投企业家精於创办科技公司,然后不是上市,就是高价出售。这个模式的经济潜力到达极限后,以色列发挥其善於创新的文化精神,更全面向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行销其科技,续创经济新境。
  农业先行 全面发展

  建国以来,浪迹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量移居以色列。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清乱石,辟梯田,填沼泽,造园林,征服了基础设施奇缺和资源匮乏等极端困难的生存环境,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奇迹。以色列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不到5%,但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能向欧洲大量出口高质量的农副产品。以色列目前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1.7万美元,其外汇储备目前已达227亿美元。在探究以色列经济奇迹的深层原因时,人们发现了以基布兹(类似于集体农庄)、以色列工总和国营企业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该国经济的中流砥柱。而以色列政府不仅把生产资料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长期干预经济,保持建设资金的高投入率。此外,源源不断的外援和大量优秀人才的涌入也使以经济不乏后劲。

  60年代初,以色列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六·五”战争后,巨大的军火需求拉动了以色列军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到80年代末,设备先进、门类齐全的军工企业已经建成。自1986年起,以色列和美国联合投资20多亿美元,研制成了“箭-2”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多次模拟试射和成功拦截“飞毛腿”导弹后,该系统最近已在以色列交付使用。目前以色列军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向世界上60多个国家出口,出口额达40亿美元左右。

  80年代初起,以色列政府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扶植高科技企业,投资方向集中在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