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以聚德,冀缺能与之,骄以灭宗,三郤能败之。亦系乎,敬肆而已矣。”何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8:56:48
这是古文中的一段话。

三郤
春秋 晋大夫郤锜、郤犨、郤至的合称。郤,亦作“ 郄 ”。《左传·成公十七年》:“ 胥童 曰:‘必先三郄。族大多怨,去大族不逼。’”《后汉书·袁安传》:“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郤矣。” 李贤注:“三郤,谓郤錡、郤犨、郤至,皆晋卿也。”《艺文类聚》卷二三引晋杨泉 《赞善赋》:“是以赵武好善,厥胤以长;三郤好胜,厥身以亡。”
冀缺

《国语》卷十一 晋语五
臼季举冀缺
臼季使,舍于冀野。冀缺薅,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从而问之,冀芮之子也,与之归;既复命,而进之曰:“臣得贤人,敢以告。”文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国之良也,灭其前恶,是故舜之刑也殛鲧,其举也兴禹。今君之所闻也。齐桓公亲举管敬子,其贼也。”公曰:“子何以知其贤也?”对曰:“臣见其不忘敬也。夫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公见之,使为下军大夫。

〔译文〕 臼季奉命出使,在冀邑郊外住了一宿。冀缺正在田中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来,夫妻俩相敬如宾。臼季上去问他,才知道他就是冀芮的儿子,就和他一起回到了国都。臼季汇报了完成使命的情况,进而推荐冀缺,说:“我得到一个贤能的人,冒昧地向您报告。”文公说:“冀缺的父亲有罪,是否可以重用他呢?”臼季回答说:“作为国家的贤良之才,应该不计较他前辈的罪恶。因此以前舜惩治罪人,处死了鮌;后来举拔人才,却起用了鮌的儿子大禹。当今您所听到的,齐桓公亲自选拔了管仲,那是害过他的仇敌啊。”文公问道:“你凭什么知道冀缺的贤能呢?”臼季回答说:“我见到他们夫妇在田间都不忘恭敬。恭敬有礼是有品德的表现,严守德行而谨慎从事,那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功的呢!”文公接见了冀缺,任命他为下军大夫。

这句话的意思解释为:
谨慎恭敬可以聚集德行,冀缺就以此而被举荐;骄横可以招致灭族之祸,三郤因此而败落。这是相关联的吗?不过是谨慎恭敬和骄横放肆的结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