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伯韬是否真的救援张灵甫,能力怎么样?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该怎么评价他的一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45:11

黄伯韬 (1900--1948)追赠上将。原名新,号寒玉,字焕然,祖籍广东梅县, 1900年9月9日生于河北天津。金陵军官教育团第5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毕业。早年在北洋陆军任职,1924年投靠奉系军阀张宗昌,1928年随张宗昌部第6军军长投降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第6军团8师参谋长,1929年1月任第1集团军第48师142旅284团中校团附,3月任第48师142旅282团上校团长,1930年任第48师142旅副旅长,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5月任第41师123旅少将旅长,1932年4月任第48师144旅旅长,1935年6月任第41师师长,1936年冬任湘鄂赣边区剿匪总部参谋长,抗战爆发后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长,1938年11月任冀察战区总司令部参谋长,1940年4月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41年任第3战区参谋长,1943年4月任中将,10月调任第25军军长,1946年任整编第25师师长,1947年兼任第1兵团第1纵队司令,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1948年8月任第7兵团司令官,11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于碾庄地区兵败身亡,1949年1月被国民党追赠为上将。

总评: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是啊,怎么不是啊?人家可是很玩命的在救人,最后被乱枪打死

孟良崮一战黄部是执行命令最彻底,也是救援中最拼命的一支队伍,先后攻占三山店,交界墩,界牌等地,在进攻最后一道阵地天马岭,险些成功,华野1纵也无法阻挡,眼看就要突破,恰巧4纵一个营经过,帮助1纵守住了阵地,致功亏一篑,74师全军覆没。如果没有那个营,74军极可能被救出,而他作为唯一一个非黄埔嫡系的兵团司令,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豫东战役和邱清泉一起将粟裕打的挺惨,使其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这是国军的最高荣誉。
淮海战役中,他的第七兵团被围十数天,黄一直冷静布防,但终因部队上网殆尽,在激愤中举枪自尽。

救了,险些成功,但最后因为意外出现的TG增援部队,营救并未成功。黄伯韬作为军长一级的指挥官,应该和张灵甫等名将一样出色。黄伯韬所辖的25师并不是蒋中正的嫡系部队,所以装备不能和国军的五大王牌师并论,但战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日式装备对抗粟裕美式装备的优势共军而不落下风!在国军中虽不是王牌之师,但却是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