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咸丰皇帝的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1:03:30
咸丰皇帝去世之前,任命他最信任的八位大臣为辅政大臣,管理朝廷政务,因为当时的光绪皇帝还年幼无知。咸丰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他知道慈禧皇太后可能会独揽朝廷大权,让八位辅政大臣来牵制她?

先更正一下:那是同治不是光绪。光绪还没出生呢!

清初也有幼帝即位的例子,如顺治和康熙。顺治还没有亲政之前,多尔衮是摄政王。顺治传位给康熙的时候,康熙年幼,顺治遗命四大臣辅政,为首的就是鳌拜。鳌拜桀骜不臣,后来被康熙诛杀,这件史实大家想必很熟悉。幼主有辅政大臣是必要的,既是为了裁抑太后的权力,也是因为实际上有此需要,并不一定是针对懿贵妃(后来的慈禧)。

清朝家法极严,即使像孝庄太后,也没有垂帘的例子。当时八大臣之首曾问过病中的咸丰“如果有人倡议垂帘,该如何。”咸丰答以:“我朝没有女主垂帘的先例,应该没人敢提吧。”

其后慈禧与恭亲王联手尽翻朝局,是咸丰始料未及的。

咸丰的儿子不是光绪帝 而是同治帝载淳
清代无垂帘听政的传统
设置八大臣是为了不让恭亲王得到实权
恭亲王是晚清皇族最能干的人物,也是咸丰帝曾经的皇位竞争者

最后的结果是两宫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干翻了八大臣

在新帝亲政之前任命辅政大臣是一直以来的传统

3楼是对的,没有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
楼主这么告诉你吧,三国时期就有白帝城托孤对吧,历来都是如此,出于政治的考虑;
另外,补充2点,并不是说年幼就辅政,年幼辅政是必须的,但是大部分是新皇帝上位是一定需要辅政,为什么?新政权,不稳定,太子或藩王刚刚即位,还不怎么会处理正事;人际关系也当然没前任皇帝那么深了(主要是时间不长)
还有,每个皇帝不可能事必躬亲,像那种把自己累死的皇帝,比如朱元璋,那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是丞相存在的原因了。
现在说清朝这个问题,清朝是灭了谁?明!清朝一直都在学习汉文化,继承前朝的制度也就不足为怪了(说明:历代均如此),明朝的于谦、王守仁、杨廷和、高拱、张居正都当过首辅(就相当于丞相),另外还有无数的次辅(一般是一届4个),都是为了帮助皇帝决策
联系到现在就是,各个部长相当于上书,比如国防部长,就是兵部尚书,而这些辅政大臣就是内阁。

继承咸丰帝位的是他的儿子同治帝,不是光绪帝!光绪帝是咸丰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和慈禧太后的妹妹叶赫那拉氏的儿子,他的帝位是继承自哥哥同治帝的。同治帝逝于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