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楼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49:20
瑞安的玉海楼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急!还有其他的藏书楼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分别是天一阁、文澜阁、嘉业堂。好的我给50分。

玉海楼位于瑞安市区东北隅道院前街,为浙江四大藏书楼之一,清光绪十四年(1888)孙衣言所建,为孙诒让读书之所。孙衣言(1814—1894)字劭闻,号琴西,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历任安庆知府、安徽按察使、湖北与江宁布政使,后迁太仆寺卿,著《逊学斋文钞》、辑《瓯海轶闻》、《永嘉集内外编》等,有“晚清特立之儒”之称。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同治六年(1867)举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经学大师和大教育家,与黄以周、俞曲园合称“清末三先生”。他学问体大思精,著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温州经籍志》等三十多部。

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陶斋,分别座落在南北相向的三条纵轴线上,原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玉海楼三面环河,前后两进各五间,左右回廊,槛窗花式多样。楼西为百晋陶斋,原名“恰受航”,俗名“船厅”。斋前有园,名“颐园”,园内种植四季花木,中凿荷池种植白莲,至今盛开不衰。斋后为丁字廊,其西为孙诒让故居。故居前后三进,门厅五间、花厅五间、正楼七间,左右轩楼各三间。故居后为花园。玉海楼建筑群在平面布局、大木构架、封火山墙以及装修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浙南地方特色。环境幽雅,景物相宜,集藏书楼、优秀民居和私家园林于一体,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在清代名人纪念建筑中实不多见。

孙氏父子敬慕南宋学者王应麟之通博,故取其巨著《玉海》作为楼名,以示藏书“若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玉海楼台门石额“玉海楼书藏”为清礼部侍郎顺德李文田书。石联“玉成桃李,海涌波澜”为郭沫若题。

玉海楼为学者的藏书楼,当年藏书达八九万卷,现在藏书三万多册,其中珍善本四千册,以富名家批校本、乡邦文献和珍善本闻名于世。如《万历温州府志》、《康熙瑞安县志》、元巾箱本《尹文子》等皆世之孤本;明正德林长繁本陈傅良《止斋集》、孙诒让批校明万历刻本《淮南鸿烈解》等皆为世所罕见的珍善本,诚可宝贵。先时管理严格,订有《藏书规约》十六条。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重视文物保管,征集流散在外的图书以及文物、字画,庋藏楼上,楼下辟为文物陈列室。党和国家领导人郭沫若、胡乔木、齐燕铭、田家英、许嘉璐等曾前来参观、考察。近些年,国家和省市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使玉海楼得到更好地保护。已开辟孙诒让纪念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