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7:14:31
具体一点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华民族虽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有过鼎盛的辉煌,也有过屈辱的衰落;数不尽的天灾人祸,外族入侵和内部的动乱。但每次战乱的结果,不但没有把中华民族打散,而且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团结在一起,中国的疆域不断的扩大。这是什么力量把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呢?就是“爱国”两个字。爱国主义的思想,像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我国就形成了一种爱国主义的先进文化。当时楚国的屈原,忧国忧民而投汨罗江;越王勾践,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为社会的美谈。他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为历代人民所传颂。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忠恕”的观点,把对国家的“忠诚”、“贞忠报国”视为最高的道德情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家的疆域扩大了,但爱国主义思想一直继承下来。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宣传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之上。爱国主义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规范,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就成为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统一国家。二千多年来,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克服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制止了一次次的民族分裂,促进了各族人民相互融合,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汉族与各少数人民,长期和平共居,休养生息,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史证明,中华各族团结好,则国家兴,分裂各民族的团结,必须遭到别国的侵略,各族人民要遭殃。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我国历史涌现了许多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动人事迹。西汉时,汉元帝采用和亲政策,把宫女王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昭君出塞后50年间,汉匈民族出现了“边城晚闭,牛羊布野”的和平景象;唐代的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西藏首领松赞干布。我们茂名地区在古代也出现了一位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民族英雄——冼夫人。

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