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论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的?必要条件是不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得到充分发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38:54

我在这里分两部分解答: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在生产关系基础上所产生的“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产阶级通过经济掠夺和剥削剩余价值,会逐步激化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其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进而阐述了“贫富分化”和“经济危机”将不可避免,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将逐步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根本性冲突,从而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更为尖锐和对立。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让位于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合乎规律的结果,推翻资本主义并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同时,马克思还将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按其成熟程度不同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低级阶段,各方面还存在旧社会的痕迹,实行的是等量劳动的交换;在高级阶段,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彻底实现“社会大同”。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经济发展中可能会在一些地区产生剧烈波动,导致局部地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严重激化,从而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说,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其必要条件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而并不是“资本主义必须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