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为什么由渔猎转为农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13:01

一、“北疆田园文化”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北疆田园文化”的内涵是:依托自然环境,以多种产业文化构成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和谐的理念为伦理准则和社会法则。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型与以理念为行为准则的伦理型构成了统一的田园文化特质。

“北疆田园文化”,是对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属性的一种表述。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做一些阐释和界定。

其一,文化属性是文化的本质,具有唯一性。属性的认知是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是对本质特征的概括,对民族文化属性的认知和表述也是如此。

其二,“北疆田园文化”是对达斡尔族传统文化提出的特定概念。其概念的限定是:“田园”——“田园文化”——“北疆田园文化”。

“田园”是“北疆田园文化”的核心概念。“田园”指田地、园圃,“田”还有耕种和狩猎的含意。由此产生了“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田园之乐”、“田园诗”、“田园诗人”、“田园文化”等概念。在这些概念里,“田园”不仅仅是田地和园圃的含义,其内涵已经有了扩展。比如,田园诗描写的不仅是农民的田地和园圃劳作,而是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作为对象,“田园生活”、“田园之乐”皆如此。在“北疆田园文化”概念里,“田园”的内涵也不仅仅是田地和园圃的含义,而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即农牧渔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田园文化”是“北疆田园文化”的基本内涵。“田园文化”来自于田园生活。但是,田园生活不能等同于“田园文化”,田园生活未必就具备“田园文化”的属性。“北疆田园文化”以其要素可分为生态型文化和伦理型文化。生态型文化的内涵是:自然环境+多种产业形态+自给自足=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型;伦理型文化的内涵是:和谐——伦理准则——风俗习惯——社会法则=伦理型。核心内涵是自给自足,前提是以多种产业文化为基础,客观条件是自然资源的充沛和环境的优越。

“北疆”是“北疆田园文化”的地域界定。达斡尔族在十七世纪中叶以前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外兴安岭的河谷地带,十七世纪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麓及嫩江中上游地区,地理位置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疆。由于地理环境的高寒和自然环境因素,达斡尔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