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锚定效应的理解对不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7:56:54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帮忙说说,我对锚定效应的理解对不对?这些例子是不是锚定效应?
例1:看见穿的很暴露的女性出入酒店,就感觉是“小姐”,我对这位女性的观点是不是锚定效应。
例2:在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之前,人们都认为重量大的铁球先落地,上初中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保持那个错误的观点,还跟老师辩论了一天。当时的观点是不是锚定效应。
例3:看到花式台球表演的技术中,总认为那些弧线球是不可能发生的,我对那些球的印象中只会走直线,我对这个球队观点是不是锚定效应
例4:看到高大威猛的人,总感觉惹不起他们,脾气肯定不好,后来成为好朋友了,还不剩我了,我对他先前的观点是不是锚定效应
例5:在我不知道原子弹之前,绝不会认为世界上会有那么强大的核武器,我对先前的观点是不是锚定效应
………………
还有很多我想说的例子,但是由于时间问题,无法一一列举
这些都是我亲手打出来的,很有诚意的问大家,希望大家帮忙分析一下,谢谢了,如果不懂的朋友请不要回答,很高兴大家前来捧场,谢谢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也有人翻译成粘固效应
是指当事人过于依赖旧信息,对新信息反应不足,以致于确定一个特定的初始值进行估计和调整,并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这种调整通常是不充分的,不同的初始点会产生不同的估计,这就易于偏离其初始价值。不同的决策者依据各自的“初始点”作出不同的“锚定”。
比如,主持人问,乌克兰的人口是多少?是不是两亿?
这个提问会直接影响到回答的结果,最后的答案平均是1.75亿
主持人问:乌克兰的人口是多少?是不是500万?
回答的数字会略高一些,平均下来是1000万左右。
所以,你第1个例子应该是锚定效应,但后面几个不是,原因是,后面几个之所以你会有这样的认为不是受旧信息的影响,而是因为对这方面的无知所作出的臆测.

第一个应该是代表性偏差的经典例子。
我觉得你所举得所有例子都不是锚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