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帮我列一个表?关于李白,李杜等人的信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39:13
我总是记不住李白,三苏,王安石,陶渊明,杜牧,杜甫,李商隐,曾巩,辛弃疾,王之涣,刘禹锡等诗人词人的朝代,字什么,号什么。请帮我列一个表格好吗?谢谢。不过请你们要负责任

ssssdsdawdawdawdwadawdwadawdawdsdwadawdasdwad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
杜甫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唐代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
苏洵 字明允 号老泉 北宋
苏辙 字子由 号颖滨遗老 北宋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北宋
陶渊明 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 东晋
杜牧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唐代
李商隐 字义山 号玉溪生 唐代
曾巩 字子固 号南丰先生 北宋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
王之涣 字季凌 唐代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

李白(701~762) ,中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 、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10年内,漫游了长江 、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 ,供奉翰林 ,作为文学侍从之臣 ,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 不满两年 ,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 ,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卒。
文学创作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