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一生作何评价?是好事干得多还是坏事干得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05:41

功过不能随便评断
角度不通会造成结果的偏差
我记得小时候看史书觉得李鸿章卖国求荣 是大汉奸 恨得牙痒痒
但是长大之后再回头看
李鸿章的确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政治手段是很了不起的
弱国无外交,以中国当时的积贫积弱,如果不是李鸿章从中斡旋,大权相对集中中国可能散架的更快
而且李鸿章送留学生出国,实行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的民营经济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李鸿章是一个很开化 很睿智的人,只不过是生不逢时罢了
如果在治世,他一定是个难得的人才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但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安邦辅国之能臣
乱世豪赌之大伯
行正道 使得一寸短锋 见得八方长远
处世八面玲珑 却非玲珑人
为臣子的各为其主 谈不上做好事坏事

当然是好事了,李鸿章创办了海军创办让我国有了自己的正规海军队伍创办了招商局打破洋货和运输的垄断,如果说李因为签署了种种不平等条约而否定他是不行的,如果不是当时慈喜太后点头他会签吗也没有这个权力。

有句评价:褒一褒为良相,贬一贬为罪臣。从历史唯物的角度来说,还是干的好事比较多。